
在多變的未來趨勢中,學生對職涯的想像已不再侷限於傳統框架。為協助年輕世代更貼近職場現況,金寶山團隊近日走進馬偕專校,舉辦「生命服務產業企業實習說明會」。這場活動不僅是一場實習導覽,更是一堂關於專業精神、人文關懷與生命教育的深度課程,引導學生重新看見生命服務產業的價值與廣度。
重新看見生命服務產業:一堂帶來啟發的實戰課
生命禮儀產業常伴隨大眾對死亡的避忌與誤解,但金寶山此次的校園分享,正是希望引導學生以更全面、更具前瞻性的視角理解「生命服務」的真正涵義。說明會中,金寶山蔡凱鈞課長強調:
「我們不只是經營墓園,而是在打造一座讓思念與希望共存的生命花園。」
這段話突破了學生的既有印象,也點出金寶山長年以來的品牌精神——以人為本、以文化為基礎、以專業陪伴家庭渡過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。
從園區美學到文化傳承:生命空間的跨域價值
金寶山長期致力於以建築美學、景觀設計與文化元素,打造具備溫度與療癒力的生命園區。活動中,團隊以空間案例、景觀配置與儀式動線,帶領學生認識園區美學背後的專業邏輯:
-
景觀如何成為療癒情緒的媒介
-
建築與自然如何共同營造安全與安定感
-
文化儀式如何延續家庭的傳統與信仰
-
設計思維如何影響告別式與追思場域的體驗
這些內容讓學生理解:生命禮儀服務並非單一領域,而是結合建築設計、宗教文化、心理關懷、情緒支持與美學策展的跨域專業。
專業是一種態度,服務是一種使命
金寶山在實習說明中特別強調人才培育的重要性。「專業」與「使命」成為整場活動的核心概念。
專業,代表在複雜情緒與高壓狀況下仍能維持穩定、精準與細緻的服務品質。
使命,則是理解這份工作承載的重量——面對家屬的痛點、需求與信任,提供最具同理心的支持。
蔡課長分享到:
「我們服務的,不是離開的人,而是留下的人。」
學生普遍表示,這句話讓他們第一次真正理解生命禮儀工作的意義與深度。
高齡社會下的新藍海:生命產業的下一個黃金十年
過去被視為傳統行業的生命禮儀產業,如今在高齡化、文化多元化與永續趨勢下,正展現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。金寶山在分享中帶來以下產業洞察:
-
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,生命服務需求逐年攀升
-
環保葬、綠葬、數位紀念等創新形態持續發展
-
禮儀服務與設計、企劃、心理輔導、行銷的跨域合作逐漸增加
-
高情緒價值服務正在成為產業主流,人才需求日益提高
這些趨勢意味著,生命禮儀產業將成為年輕世代不可忽視的職涯新藍海。
企業實習:從校園走向職場的最佳準備
此次說明會也揭示金寶山的多元實習方案,讓學生能在真實情境中累積專業能力。實習內容包括:
-
參與追思儀式流程
-
參與多部門協作
-
學習接觸家屬需求與儀式規劃
-
觀察園區動線、文化空間與服務體驗
透過這些實務操作,學生能在學期間提前與產業接軌,建立長期的職涯蛻變動能。
有學生分享參與心得:
「我原本只是想了解這個產業,沒想到它的深度比想像中更廣,也讓我開始思考能為自己的職涯能帶來什麼影響。」
建立與年輕世代的連結:金寶山的教育使命
金寶山長期投入生命教育推廣,透過校園講座、企業參訪與產學合作,希望讓更多青年認識生命禮儀背後的專業價值。此次與馬偕專校的合作,更是深化產學連結的重要一步。
金寶山相信,生命禮儀並非單向服務,而是文化、情感與專業交織的工作。年輕世代的加入,將為產業帶來更多創意、更多視野。
以生命的厚度,開拓未來的可能
這場企業實習說明會,不只是讓學生認識產業,更讓他們看見一個值得投入、值得深耕、能發揮自我價值的舞台。
金寶山期待未來有更多青年加入,一同在生命服務的旅程中,實現自己的專業抱負,並把這份工作轉化成能影響他人、安定心靈、傳承文化的力量。
金寶山將持續與各大專院校攜手,陪伴年輕世代走向更寬廣的職涯未來。
- 金寶山產學合作專案聯絡人:王別玄協理
- 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建國北路三段96號1樓
- 信箱:[email protected]

